在一个普通的超市,如今至少拥有四万个SKU(存货量单位),除了条码费、进场费等各种奇葩费用外,还有苛刻的销量末尾淘汰制度,这一切都是竞争导致的——产品过剩,终端卖场从来不缺产品,缺的是能够带来高利润、高销量的品牌产品。
企业面临海量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靠什么方法技巧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品牌不是可选,而是必选。
一道设计根据多年的实战策划经验,总结出了几种关于品牌营销错误认知的问题,供读者研究。
A 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不是大企业, 销量不好的最重要因素是:没充足的资金预算投入广告;
B 我的产品质量是同行中最好的,所以应该卖得更好;
C 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的终端促销做得不到位,促销做好了,销量就上来了;
D 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的零售价格比竞品高,我现在只需要把价格压低了就OK;
E 渠道太少是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的硬伤,有渠道了成功指日可待;
在这里,我就上述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回复:
A 广告做好了,产品就畅销了吗?
很多的企业认为营销等同于广告,这是严重错误的认知!中国每年广告总投入超过上千亿元,不管这个广告是投在互联网上,手机APP中,还是在电视上,虽然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攀升,可是绝大多数广告都见不到效果,以失败告终!事实上,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企业是不打电视广告的,也照样成为世界500强或者著名的企业!广告是营销营销系统中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核心,也不是根本。人们往往被广告的表象迷惑,认为广告做好产品就一定畅销!
B 产品质量好,就一定卖得最好?
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我的产品质量是同行中最好的,所以应该卖得更好。很多企业家陷入一个误区不能自拔,产品质量好就一定能卖得好。那些中华老字号产品质量好不好?连他们都不能避免被淘汰出局。自己觉得厉害和别人认为你厉害是两码事。你也曾经愤愤不平过:为什么他家的产品质量不如我,卖得比我还好,真是没有天理呀!奔驰问题频出,质量是最好的吗?认知即是现实,其它皆为虚幻。大多数营销的错误都源于这样的一个假设:营销战是一场从现实出发的产品质量战。
C 把促销做好,销量就无敌了?
买三赠一、买大赠小、买一送一甚至买十元的产品居然有可能获赠一辆汽车的诱惑充斥在各种营销活动中,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促销。手段真所谓无所不用其极,无处不在呀!每次到街上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都会发觉:超市的门口和通道上被各式各样的路演所占据,往往人声鼎沸,拥挤不堪。当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走在马路上,走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出入口处,你往往被成群结队的促销人员所“阻击”,发促销发单页。连汽车行驶在马路上在红绿灯的间隙也会被塞进促销单页。这些让人目瞪口呆的保销,事实上是来得快也去得快,在市场几乎不留痕迹,并没有成就企业的成功。
D 低价格,是竞争力?
人人都是消费者,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不是要便宜的产品,而是要有实惠的好产品。价格设计是商业的顶层设计,价格=质量。
杏吧app无限制观看ios的经销商要的不是你的产品有多么的好,要的是能赚钱的产品。否则,凭什么给你当搬运工。
产品定高价的好处:你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服务提升和品牌推广中,这样你的产品质量在不断地上升,你的服务水平在不断地上升,当你的品质和服务提升了,你就慢慢成为品牌,消费者就会更信赖你的产品,你企业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越做越大!
一旦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卖高价,因为高价能够让你的产品脱离商品世界的最底层,就不会和杂牌假冒伪劣产品混在一起相互倾轧。
一个人宁死也要脱离底层社会,因为上等社会人捧人,中等社会人比人,下等社会人踩人。同样的道理,你的产品处在底层,处在和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市场,互相压价,互相倾轧,处在这个层级,能有什么前途呢?人拼死也要脱离底层社会;产品拼尽全力也要脱离低价!
强调一点:千万不要被像“名创优品”那类看似低价的产品所迷惑,零售价低,不代表利润空间低,没有高的利润空间,你在街上早就看不见它的存在了。
E 有渠道,产品就不愁卖?
一些企业家和我讲:我有渠道我不怕。渠道真的属于某个企业吗?
渠道实际上是社会资源!你激活了这个渠道,这个渠道就为你所用。
渠道的本质在于:你用产品作为载体,用销售的利润作为驱动,实现经销商和企业的合作。经销商认为和你合作有利可图,才会买账,否则就转向和别人合作。所以经销商是否和企业合作是营销中的一个主要运作环节,但不是营销之根。因此说,不是有了经销网络就可以战无不胜。